唯有源头活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落地。
三是防风险要更重视制度性安排和长效机制。这与减少疾病是一个道理。
深化改革不应仅仅以已然的问题为导向,而应更强调以未然的风险为导向。在这个意义上,公共风险管理也就是国家发展的成本管理。一是风险导向应优先于问题导向。抬头看未来,都是不确定的。要分清不同主体的风险责任,防止道德风险和风险防范中的相互依赖。
从理论上看,公共风险与制度缺陷是相伴而生的。防范公共风险是政府的责任,而个体风险则是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两者不可混淆。所以,单纯比较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之差,不能真实反映城乡、区域之间的生活水平之差。
这种格局,静态看没有什么问题。扩大居民消费,要提高居民消费率。笼统而言,这种结构变动是结构升级,但应具体分析,服务业比重提高如此之快,主要是哪些行业的贡献,哪些变化是符合规律的,哪些变化可能恶化了结构。从出口看,2018年42个行业中,绝大多数行业都有出口,出口为零的行业只有水和燃气生产、房地产、技术服务、教育等5个行业(见图21)。
如图14显示,2019年工资收入最高的是信息服务,其次是科技,再次是金融,分别比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高78%、47%和45%,分别是倒数第二的住宿餐饮业(农业不可比)平均工资的3.2倍、2.7倍、2.6倍。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国内供给大于国内需求,差额是0.7万亿元。2018年,政府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教育三个行业的消费分别为6.9万亿元、2.39万亿元、2.27万亿元,分别占政府消费的46.58%、16.10%、15.29%,三个行业的政府消费占政府消费的78%(见图7)。资源型产品不可能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解决。而要进口这些资源型产品,就必须出口。
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三是公共管理、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行业,分别提高0.65、0.30、0.26、0.26个百分点,对服务业比重提高的贡献率是13%。图17显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林产品、农产品等国内供给不足,主要是资源不足。但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水平增长均下滑1个百分点以上。
这里用进口占行业中间使用的比重代表进口依存度,2018年与2002年相比,进口依存度为负值,表明进口依存度下降、国产替代率提高。就是要坚持系统观点,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合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思路中。
二是高技术产品,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是32.5%,仪器仪表是24.1%,此外,通用设备(7.2%)、专用设备(8.4%)、交通运输设备(9.7%)、电气机械和器材(10.5%)等对外依存度也较高。生产环节的公共产品产出=分配环节的生产税净额=支出环节的政府消费。
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分配的差距,应该继续缩小。二是消费升级的消费品,如汽车整车、日用化学产品(应该主要是化妆品)、计算机、家用器具。有进口,才能生产,才能出口,有了出口,才能进口。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即两同步,这既是针对当时居民收入增长持续低于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也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内需战略的大逻辑所决定的。城镇居民消费率下降,应该主要不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结果,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还占绝大部分。2.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简单地说就是改变旧发展格局,要把握好六个关键词: 格局。
2017年的格局与2018年相似,但国内供给与国内需求的差额更大,为1.4万亿元(见表1)。我国的进出口属于高度集中型。
),生产、分配、支出的格局,以及生产、分配、支出内各项目之间的格局,还包括嵌入生产、支出的进出口贸易格局。人体的血太多,可能不利于健康,经济也是如此。
进口依存度提高、国产替代水平降低的行业也是两类:一是资源型行业,如石油、铁矿石、有色和农产品、屠宰及肉类加工品,说明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资源禀赋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消费规模,不得不进口。表6显示,同2002年相比,2018年国产替代进口较大的行业主要是两类:一是机械电子行业,如金属加工机械、电机、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视听设备等。
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的核心目标是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重点是降低公共管理行业就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公务人员可以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不应超出全社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2018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增加值是3.55万亿元,其中,82%是劳动者报酬,即人头费。生产也是支出的结果,所有支出又回到生产,开启新一轮循环。
2018年,我国出口相当于总需求的16%,进口相当于总供给的15.5%,内需占比已经很高。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逻辑下,应该比十二五时期更进一步,制定目标可以留有余地,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年度工作中,要努力争取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2018年劳动者报酬占比为51.5%,而居民消费占比为31.85%,相差近20个百分点。2018年,进口额排在前10的行业占总进口的48.6%,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资源性产品、基础材料(见图18)。
支出即最终需求是分配的结果,包括居民消费、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动)、出口。图20是48个行业国产品和进口品占中间投入的比重,两者之和为100%。
农村居民对农产品、肉类和畜牧产品、其他食品、零售、批发等行业的消费相对较多,反映了城乡之间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更高级一些。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娱乐、体育、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普遍供给不足,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的体制机制存在着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促进国内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因为我国经济本来就是双循环的。金融业中的银行业增加值,对银行而言是收入,是增加值,但对负债的主体而言是成本、是负担。
图16显示,2018年与2002年相比,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三类行业的贡献:一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分别提高2.98和2.78个百分点,对服务业比重提高的贡献率是52%。我国的进口属于生产型。
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出口在我国总需求的占比很高,为28.25%(见表2),2018年降到16.11%,降低了12.14个百分点。比如,2018年,受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出口增幅放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17年的4.7%,变为2018年的-7.2%,经济增速比2017年下滑0.2个百分点。
2.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 总需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出口,国内需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上海、北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最高,但房价也是最高的。